“绿源电动车”借“两会”为电动车正名
对于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的强势,外界早已有所耳闻。从2002年起,倪捷就为争取电动自行车的合法生存空间而四处奔波,与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提出质疑甚至阻碍的有关方面进行激烈争吵:与质疑电动自行车的北京市针锋相对、状告福州工商局、出席海南听证会等等。这一次,倪捷又将不懈抗争的努力寄托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
《大力发展电动自行车 符合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潮流》、《大力发展电动自行车 有利加速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电动自行车 应当摘帽电动自行车“马路杀手”的称谓》……2月8日,在绿源集团的网站首页,赫然出现了一条关于迎“两会”热议电动自行车十大建议提案的消息。
在《大力发展电动自行车 符合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潮流》提案中如此写到,国家应大力发展电动自行车行业,并出台电动车产业的扶持政策和从业优惠政策,明确它是属我国政府支持并鼓励发展的节能环保的新能源低碳经济产业。为支持这个观点,文中还用详实的数据论证了电动自行车的节能环保:1.2亿辆电动车的减排效果是“限塑令”减排效果的1854倍。
而对于公众关心的安全问题,在另一个提案《大力发展电动自行车 应当摘帽“马路杀手”的称谓》中反驳说,电动自行车从2004年到2007年的死亡人数分别为589、1037、1601、2469,从表面上看,似乎真的是成倍增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电动车本身的保有量也是在快速增加这个事实,电动自行车从2004年到2007年的保有量分别为2000万、4000万、6000万、8100万辆,为了公平的看其死亡数据是否成倍增加,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算出其万车死亡率,电动自行车从2004年到2007年的万车死亡率分别为:0.29、0.26、0.27、0.30,数据虽有波动,却基本保持稳定,死亡数据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所以凭借“死亡数据增加就判定其为新马路杀手”的命题不成立。
在采访中,倪捷认为,“我们希望在当前电动自行车面临发展困局的关键时刻,揭电动自行车真相示人,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到社会的普遍共识,从而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创造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去做品牌、做市场、做技术。如果是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政策环境中,企业家就有可能出现短视行为。”